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生活资讯 > 持家有道 > 教会孩子对金钱负责

教会孩子对金钱负责

[2008-03-05 10:57] 作者: 佚名 出处:其他 录入: dengjiashuo
导读: 如果你不教会他们什么是责任和规划,那么,你就不可能教会孩子对金钱或财富负责

  第五招  鼓励孩子尽早涉足职业工作

  当你的孩子开始谈论将来他们如何赚钱时,这一规则最有意义。

  天津的王明与张艳夫妇,就是这样教育孩子的——有意识地让孩子尽早涉足职业工作。他们的女儿王怡现已16岁,正在读高中。而平时,夫妇俩对于要请外人来干的活,如洗车、打扫房间、修理花木器厂等,他们就请女儿来干,并像请工人一样照样付给她钱。

  上个暑假,女儿渴望买一些昂贵的东西,干家务所获取的工资已不能满足需要,于是父母介绍女儿到附近的一所网球场去做服务员。之后女儿为增加收入,又自己找了一种工作,在一个店里卖她喜欢的时尚服装。“这一年除了书学费及生活费外,女儿从没有因为要买什么东西向我们张口要过钱。”父母骄傲地说。

  在不妨碍学业的范围内,高中或大学时的工作经历对以后的人生十分有用,他们比那些没有此类经历的人更能理解金钱与财富,更能实现人生的财富目标。根据2003年美国的一项调查,在美国前500名首富中,在高中时期有过工作经历的占到了75%。

  但如果鼓励孩子从做家务活开始涉足工作,要记住一条重要法则:付给孩子的工资,要严格按照市场现实。专家提醒:“有些父母因孩子做了一点小的家务就付出很多钱,结果当孩子真正离家工作时,就期待得到同样甚至更高的工钱。”

  第六招 教会孩子认识物品与金钱的价值

  一旦孩子3、4岁开始会扳手指数多少,他们就可以开始学习“钱的交易”——价值交换。

  当然要教会孩子评估物品或金钱的价值是抽象的,是艰难的。我们常常可以看见一些幼儿园的小妹妹,只有1元钱在她的小钱包里,但当听到父母抱怨说不能支付当月按揭时,这个孩子就会指指钱包大声说:“妈妈, 我来付!”

  较小的孩子能认清一毛、二毛甚至一元的硬币,但是他们不理解:必须累积多少枚这些硬币才能买下一辆汽车。

  对此专家建议用一种小技巧帮助孩子理解“什么是价值”: 当他们急想要一个玩具时,问他们这个玩具对他们有多重要,并要求他们用1-5的数字来说明。所有的小孩在第一次面对这个问题时,将不加思考地回答“5”。然后在玩具买回来孩子玩了一个星期已没有新鲜感时,再问孩子同样的问题,孩子将有另一个答案。这时,你可提醒孩子当初的回答。而下次孩子再想要一个玩具你又问同样问题时,他可能要开始动脑筋思考了。

  所以与其一开始就告诉孩子他想要的那个玩具不值那个价格,还不如帮助他开发思考能力,学会自己做价值判断。

  而在孩子11、12岁时,其数学能力使他们开始理解如3千、5万等的大数目了。这时,你就可开始教他们一些复杂的价值计算。

  比如郭东的女儿要上小学五年级了,于是郭东与女儿一起对开学所需购买的物品列表,并暂时给每一种物品50元的预算。然后他们一起离家去大超市。“结果女儿在采购每件物品时,都津津有味地停下来坐在地板上,拿起小本子开始做算术题。”郭东笑着说,“并且孩子还学会了一些东西如同样的笔记本,10元钱在一些市场只能买一本但在某些市场却可买到3本。”

  第七招 培养孩子,行动重于言谈

  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,身为父母者必须要自身坚定,始终如一,决不能矫情伪善。

  这意味着当开始给孩子固定零用钱时,你必须一直准时、完整、守信。一位专家告诉我们:“我不知听过多少孩子告诉过我‘我的父母欠我234元, 可是我从来就没看到过那些钱’。而结果就是,现在我们经常看到一些20岁左右的年青人,对自己不及时归还银行借贷或信用卡中欠款的行为毫不知耻。”

  这也意味着,如果你告诉过孩子应该在晚上11点前回家,或告诉过孩子要卖新电脑他自己必须存足一半费用,那么你就必须坚决地坚持到底。

  这同时意味着,如果你要求孩子把一部分零用钱定期存起来或定期作慈善捐赠,那他就应该看见你也是这样以身作则地存钱或捐赠的。

  这还意味着,你必须牢记身为父母、养育孩子的责任和角色。你不能总想当好好先生,必须自己有成熟的想法和行为。

  今天的父母似乎有一种习惯,总想尝试通过谈话或语言,使孩子放弃他们要求的。我们总在想如果摆出了足够多的理由,孩子就会主动对我们说:“真的,那张DVD我不要了,我能看出它标价太高、肯定不好看。” 放弃这种不真实的想法吧,否则你的孩子将来会质问你:“你是什么样的父母?”

  所以当你不想给他买另一张DVD时,你应该深吸一口气然后坚定地告诉他:“DVD你已有相当多了。但是如果你的确喜欢再买一张,当你存够钱时,我将很高兴带你来买。”

送一份基金定投给您的子女  教育储蓄和教育保险选哪个好  第一张儿童理财卡“小鬼当家卡”

[1] [2] [3] >>继续下一页
家庭理财的问题